您好,欢迎访问沧州泰鼎恒业试验仪器有限公司官网!
400-860-9117
15028640008
沧州泰鼎恒业试验仪器有限公司
您的位置: 首页>>新闻中心>>技术文章
联系我们

沧州泰鼎恒业试验仪器有限公司

河北省沧州市献县乐寿镇水源路西头4-2号
电话:400-860-9117

咨询热线 15028640008

GB/T 50123-2019土工波速试验

发布时间:2023-11-16 人气: 29

50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50.1     

50.1.1      波速试验分跨孔法、单孔波速法(检层法)和面波法。

50.1.2      跨孔法以一孔为激振孔,另布置2孔3孔作检波孔,测 定直达的压缩波初至和第一个直达剪切波的到达时间,计算传播速度。常用于多层体系地层中。

50.1.3      单孔波速法是在同一孔中,在孔口设置振源,孔内不同深 度处放置检波器,测出孔口振源所产生的波传到孔内不同深度处 所需的时间,计算传播速度。常用于地层软硬变化大和层次较少 或岩基上为覆盖层的地层中。

50.1.4      面波法,本试验采用稳态振动法。测定不同激振频率下 瑞利波(R波)速度弥散曲线(即 R 波波速与波长关系曲线),可 计算一个波长范围内的平均波速。


50.2     

50.2.1      本试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由激振器、检波器、放大器 记录器、测斜仪、零时触发器和套管组成。

50.2.2      本试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:

1    激振器:可采用机械震源、电火花等,但主要是采用能正反向重复激振的井下剪切波锤。面波法采用电磁式或机械式激 振器;

2    检波器:采用三分量检波器,其谐振频率一般为8Hz~ 27Hz, 检波器必须置于密封防水的无磁性圆筒内;

3    放大器:采用低噪声多通道放大器,噪声水平应低于 2μV,相位一致性偏差应小于0. 1ms, 并配有可调的增益装置,电压增益应大于80dB, 不应采用信号滤波装置;

4  记录器:可采用各种型号的示波记录器或多通道工程地震 仪,记录最大允许误差应为1ms2ms;

5    测斜仪:应能测量0°~360°的方位角及0°~30°的倾角,倾 角测量允许差值应为0.1°;

6    零时触发器:采用压电晶体触发器或机械触发装置,其升 压时间延迟应不大于0. 1ms;

7    套管:内径为76mm85mm,   壁厚为 6mm7mm 的硬聚 氯乙烯塑料管。

50.3     

50.3.1       跨孔波速法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:

1    试验孔布置(图50.3. 1)应符合下列规定:

 13.png 

    图50.3.1 试验布置图

1一三脚架;2一绞车;3一震源孔;4—套管;5—井下剪切波锤;6一接收孔1;

7一接收孔2;8一井下检波器;9一信号增强地震仪;10—锤子;11一检波器;

12-钻杆;13—取土器;14—测震放大器;15一振子示波器

 

1)振源孔和测试孔应布置在一条直线上,试验孔应尽量布置在地表高程相差不大的地段,若地表起伏较大,必须准确测量孔口高程;

2)一组试验布置3孔,试验孔的间距,在土层中宜取2m~  5m, 在岩层中宜取8m~15m, 测点垂直间距宜取1m~  2m, 近地表测点宜布置在2/5孔距的深处,振源和检波 器应置于同一地层的相同标高处,并绘制钻孔柱状图。 在保证直达波首先到达检波器的前提下,孔距可根据地 层厚度、测试要求适当调整。

2  先将一组试验孔一次全部钻好,接着在孔内安置好塑料套 管,并在孔壁与套管的间隙内灌浆或用砂充填。

3  灌浆前按照1:1:6.25的比例将水泥、膨润土和水搅拌成 混合物。然后采用移动式循环高压泥浆泵,通过放到孔底的灌浆 管,从孔底向上灌浆,直到灌满孔壁与套管的间隙,并测定孔口溢流 出的泥浆浓度(或密度)与预先搅拌的泥浆浓度(或密度)相等为止。

4    待灌浆或填砂后3d6d, 方可进行测试。

5   为准确地算出各测点的直达波传播距离,当测试孔深度大 15m 时,应进行激振孔和测试孔倾斜度和倾斜方位的量测,测点间距宜取1m。

6  将井下剪切波锤利用气囊,或用弹簧、机械扩展装置等 方法固定。然后拉动上、下质量块,上、下冲击固定锤体,使土层 水平向产生 S 波,用放入孔内贴壁式三分量检波器由上往下逐 点测量。从孔口往下2/5孔距处为第1个测点,然后以1m2m  的间距连续测量。每个地层一般要有2个~5个测点,每个测 需测量2次~4次。每次测试时,振源中心和检波器中心须在同 一高程上。

7    当用几台钻机分段钻进时,待钻至预定测试深度后,提出 钻机,将振源装置和检波器分别放入各钻孔底,进行测试。采用此 方法时,为确保振源装置和检波器顺利放到所测深度处,孔底残余扰动土应小于10cm 厚,否则应重新清除孔底浮土。

50.3.2      单孔波速法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:

1    在所选定的试验点沿垂直向进行钻孔,并绘制钻孔柱状图,将三分量检波器固定在孔内预定深度出,并紧贴孔壁;

2     可采用地面激振动或孔内激振,进行孔内激振时,在距 1.0m~3.0m处放  长度为2m~3m的混凝土板或木板,木板 上应放置约500kg 的重物,用锤沿板纵轴从两个相反方向水平敲 击板端,使地层产生水平剪切波;

3    将检波器用气囊,或用弹簧、机械扩展装置等方法固定在 孔内不同深度接受剪切波;

4    应结合土层布置测点,测点垂直间距宜取1m3m, 层位变化 处加密,测试应自下而上进行,每个试验点,试验次数不应小于3次。

50.3.3       稳态振动面波法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:

1    选择试验场地,并进行整平;

2    可采用瞬态法或稳定法,宜采用低频检波器,间距可根据场地条件通过试验确定,以振源作为测线零点,在振源一边布置2 个或3个检波器(图50.3.3);

 14.png

50.3.3 面波法(稳定振动)布置图

3  选择适合的激振频率,开启激振器,由拾振器接受瑞利波;

4    当两检波器接收到的振动波有相位差时,表明两检波器的间距△l 不等于瑞利波波长 LR, 因此,移动其中任一检波器,使两 检波器记录的波形同相位(2π),然后在同一频率下,移动检波器2个波长或3个波长处,l=LR,2LR,3LR……进行测试。试验应重复多次,一般5组即可。

50.4  计算、制图和记录

50.4.1      波形识别按下列规定进行:

1   在各测点的原始波形记录上识别出压缩波(P)序列和剪切波(S波)序列,第1个起跳点即为压缩波的初至。然后,根据 下列特征识别出第1个剪切波的到达点;

2    波幅突然增至压缩波幅2倍以上,如图50.4.1(a) 所示;

3    周期比压缩波周期至少增加2倍以上,如图50.4. 1(b) 所示;

4    若采用井下剪切波锤作振源, 一般压缩波的初至极性不发 生变化,而第一个剪切波到达点的极性产生180°的改变,所以,极性波的交点即为第一个剪切波的到达点[图50.4.1(c)]。

 15.png

 

50.4.1  P 波、S 波的识别

50.4.2 应正确计算激振点与检波点之间的距离,对跨孔法,如孔 有偏斜,应对孔距进行校准。

50.4.3 压缩波、剪切波和瑞利波的传播速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, 其最大允许误差应为±5%:

16.png(50.4.3-1) 

17.png(50.4.3-2)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8.png (50.4.3-3) 

 

 

式中:vPVsVR——压缩波、剪切波和瑞利波的波速(m/s);

LPLsLR——压缩波、剪切波和瑞利波的传播距离(激振点 与检波点的距离)(m);

tPtstR——各波从激振点传至检波点所需的时间(s);

w-— 简谱波的圆频率(rad/s);

f——激振频率(s1)。

50.4.4  动剪切模量、动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应按下列公式计算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9.png   (50.4.4-1)

20.png(50.4.4-2)

21.png(50.4.4-3)

22.png(50.4.4-4)

 

23.png(50.4.4-5)

 

 

式中:Gd—— 地层的动剪切模量(kPa);

vs——地层的剪切波波速(m/s);

vP——地层的压缩波波速(m/s);

Ed——地层的动弹性模量(kPa);

μd——地层的动泊松比。

50.4.5     根据整理和计算的数据,以深度为纵坐标,压缩波波速、 剪切波速、动剪切模量、动弹性模量为横坐标,绘出 vPvsGdEd  值与深度变化的关系曲线。

50.4.6      波速试验的记录格式应符合本标准附录 D  D.84、  D.85 的规定。


 

推荐资讯

15028640008